“‘战斗英雄’杨林是俺们村的,一等功臣张喜武是岔路口镇的,孙永波将军是咱们街的……”阳春四月,德惠市住邦广场步行街上“德惠名人”灯箱格外引人注目,很多市民驻足观看,脸上洋溢着满满自豪,有的还激动地拿出手机拍照发布朋友圈。
让市民流连忘返的文化步行街,是德惠市军地联手打造的又一个国防教育新阵地。据了解,像这样的国防教育阵地有10余处。近些年,德惠市为提升国防教育质效,不断创新国防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深度挖掘辖区红色教育资源,在公园、广场、学校等人员聚集地,建起文化墙、灯箱展板和LED显示屏,让国防教育发挥耳濡目染的作用。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德惠市一中校园的围墙上,图文并茂地绘制了“十大英模”等人物事迹和红色精神。学生们上下学,市民们上下班路过一中这条街,都不由自主放缓脚步,边走边看,边想边思,潜移默化增强了国防意识,也提高了知识储备。
德惠市军地联合开展“强军先锋·德惠骄傲”荣誉激励活动,收集整理了退役、现役上校及以上军官、二等功及以上荣誉共110人的相关信息。军地在重要场馆、人员聚集地建立了荣誉墙和灯箱,使这些优秀儿女成为德惠的名片。“当敌人的坦克慌乱逃窜时,杨林在冰道上架起炮架,击伤敌坦克,左手的三个手指头被打断,右手被子弹打穿,但他仍以惊人毅力继续射击,再次击中坦克。此时,一发炮弹落在杨林身旁,献出宝贵生命,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国防教育宣传月期间,人武部干部每天都要在营区文化墙前讲解德惠籍优秀儿女的先进事迹,挨着营区的3所中小学学生上下学都要停下脚步,接受国防教育的洗礼。
3月中旬,德惠市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兵游街欢送和集体送喜报活动。军警车辆开道、秧歌队彩袖长舞,功臣家属和新兵们缓缓沿街游行。德惠市主街上,几万市民驻足观看,为即将奔赴军营的家乡子弟热烈送行。市委宣传部领导表示,开展国防教育既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也要耳濡目染、润物无声,集中送喜报和欢送新兵震撼的场面就是最好国防教育课。
德惠市充分利用市电视台、政府网站和德惠发布等媒体,开设了“国防教育大讲堂”“强军先锋荣誉榜”等专题专栏,定期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同时,打造全民国防教育“云端平台”,用好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新兴媒体平台,运用微电影、短视频和音乐、动漫等形式,培育国防教育新模式。正在马里维和的二等功荣立者张广奇刷抖音刷到自己,惊喜之余给人武部领导发来微信:一张荣誉榜、一段宣传片,凝聚着家乡关心支持在役官兵的真情,是一件暖人心、稳军心、励斗志的实际举措。
处处有国防、时时受教育。德惠市坚持军地同频共振,形成全社会多方力量共聚、多重场域共存、多种资源共享、多种方式共用,才能形成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新格局。